官媒點贊!同濟集團獲官方媒體高頻聚焦![ 作者:戴云東 點擊數:196 更新時間:2024/11/06] 2024年11月1日,一篇標題為《安徽同濟建設集團設立互助互濟基金,涵蓋職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娘家人暖心事】一份“份子錢”提供的情緒價值》的文章在《工人日報》頭版刊發,贏得了廣泛關注和好評,更是得到了全國總工會、工人日報、央媒看皖等媒體的廣泛聚焦和持續報道。全國總工會、工人日報等媒體以同濟集團工會互助互濟工作為案例連發社論,紛紛為同濟集團工會互助互濟工作點贊!!!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2024年11月1日 第01版:《安徽同濟建設集團設立互助互濟基金,涵蓋職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娘家人暖心事】一份“份子錢”提供的情緒價值》
報道內容:
“你是哪天?”在工會辦公室門口遇到一名職工時,安徽同濟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劉長豐突然拋出了一個“沒頭沒腦”的問題。不料對方“秒懂”,答道:“11月2日,您一定來啊!” “好、好,肯定到。”原來,這名職工快結婚了,他們說的是婚禮日期的事。 國慶假期前后,劉長豐陸續接到好幾個職工的婚禮請帖,大都請他當證婚人。 “不僅人要去,我還要隨‘份子’。”劉長豐笑著說,這個“份子”并非代表他個人,而是按照公司制度與工會規定“隨”的。 根據公司工會互助互濟基金管理辦法,公司職工結婚,工會將給予2000元的慰問金。此舉很受職工歡迎,不少職工表示,婚禮上工會主席代表公司送來慰問金,讓他們既有“里子”更有“面子”。劉長豐更是覺得自豪又幸福:“看到職工家人高興,我心里也熱乎乎的。” 他認為,職工的婚姻大事,隨多少錢的“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職工因公司而驕傲,公司也提升了職工的凝聚力、幸福感”,尤其是公司與職工之間互相提供情緒價值是難能可貴的。 據劉長豐介紹,互助互濟基金會的設立源于一個悲傷而感人的事情。2006年,該公司一名女職工家人患尿毒癥,無奈之下,只得將家里房子賣了治病。公司領導得知情況后帶頭捐款,職工們也紛紛伸出援手,最終籌措到8萬余元資金,緩解了那位職工巨大的經濟壓力。 那次事情后,公司高層與工會決定建立互助互濟制度。2009年,企業工會互助互濟基金會正式組建,設立覆蓋全體職工的互助互濟基金,界定關愛對象、范圍、金額標準、組織實施等。 給職工送婚禮慰問金,一開始并不包含在工會互助互濟的范圍內,大病救助才是該基金的主要內容。 “包括生病慰問、職工體檢、節日福利等。”劉長豐說,目前,互助互濟基金大病救助的額度已大大提升,住院治療給予2000元慰問金,年度內個人自付醫藥費在1萬~3萬元的,額外補助3000元;3萬元以上的,補助5000元。 但這卻不是一件讓人十分高興的事。劉長豐提起一名熟識多年的職工。“曾經高高壯壯、聲音洪亮的他不幸患病,我代表公司和工會去慰問,在病房我倆一見面就都哭了。”劉長豐說,后來那名職工病愈返崗,在項目工地上,兩人不期而遇,激動地抱在一起又掉了眼淚。 每次看到有職工申請大病救助,劉長豐心都一緊,“寧可架上藥生塵,我希望我們的職工沒人會用到這筆大病救助。” 隨著公司發展,互助互濟的內容也不斷豐富。2018年,工會互助互濟基金管理辦法完成第5次修訂,涵蓋了職工及其部分親屬生老病死、結婚上學、慰問退休等方方面面。 “職工每人每月繳納20元會費,但基金的大部分還是由公司來出。”劉長豐說,目前,基金已覆蓋全公司上下,每一名在職職工均可享受。 在互助互濟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劉長豐感到職工及其家屬,對于公司和工會的感情愈發深厚。一位百歲老人手寫的感謝信就是證明。 這位老人的外孫女是公司職工,一次春節走訪慰問職工家屬活動中,劉長豐代表公司和工會為老人送上800元慰問金。老人上了年紀耳背,劉長豐便在紙上寫字給老人看。得知是外孫女公司領導來看望自己,老人既驚喜又激動。春節后,老人托外孫女轉交給劉長豐一封親筆寫的感謝信。 “看到手寫信時,我真的很感動,感覺我們之間就像家人。”劉長豐說。 “親人離世慰問應該要把岳父母、公婆納入”“職工家里有事不好意思說,部門領導有責任為其申報”“今年誰家孩子考大學,要保持關注”……公司工會在研究基金管理辦法時,類似的細節總會被提起。事實證明,這樣經過深入探討、體貼入微的“份子”真的隨到了職工們的心坎上。 據統計,僅今年上半年,公司工會職工慰問就投入約30萬元,走訪慰問職工超60人。
來源:工人日報記者:陳華通訊員:施院生 全國總工會 《全國總工會》公眾號 2024年11月1日:文化大餐、關愛慰問、移動體檢……職工關心的,“娘家人”給安排上了→
央媒看皖 《央媒看皖》公眾號 2024年11月1日::工人日報頭版丨一份“份子錢”提供的情緒價值
全國總工會 《全國總工會》公眾號 2024年11月3日:工評|“家里死人了先臭著”?職場“牛馬”文化不可取!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 2024年11月5日 第05版:【社評】情緒價值也可以成為一種“生產力”
社評內容:
人們羨慕“別人的公司”其實是一種呼聲和向往:希望更多企業看見職工的喜怒哀樂、急難愁盼,以人為本、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努力和改變,懂得為職工減壓,或為其提供精神動能,激發職工對工作和生活的更多熱情。 公司職工結婚,工會將給予2000元的慰問金——據11月1日《工人日報》報道,安徽某企業工會制定的互助互濟基金管理辦法讓不少職工心里暖暖的。一些職工表示,婚禮上工會主席代表公司送來慰問金,讓他們既有“里子”更有“面子”。該互助互濟基金管理辦法自2009年出臺以來,已經歷多次修訂完善,涵蓋了職工及其部分親屬生老病死、結婚上學、慰問退休等方方面面。該企業工會主席表示,隨多少“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職工因公司而驕傲,公司也提升了職工的凝聚力、幸福感”,尤其是公司與職工之間互相提供情緒價值是難能可貴的。 “親人離世慰問要把岳父母、公婆納入”“誰家孩子考大學,要保持關注”……這樣體貼入微的“份子”隨到了職工的心坎上,也讓不少人羨慕大呼“又是別人的公司”。事實上,該企業設置的互助互濟基金并不復雜——職工每人每月繳納20元,其余大部分資金由公司支付,在界定關愛對象、范圍、金額標準、組織實施等方面有明確的細則。 就是這樣一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基金,讓職工感受到了“企業將情緒價值拉滿”。職場上的情緒價值,可以簡單理解為勞動者能夠被共情、理解、支持和關愛的一種訴求、體驗和獲得感,本質是工資待遇等之外的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包括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 近年來,勞動者對情緒價值是否被看到和滿足、個體是否被尊重等精神層面的需求愈發看重。也正因此,一些能夠為職工提供情緒價值的企業總能贏得公眾點贊。比如,不久前,有企業聚焦職工之間的“紅包壓力”問題,禁止同事之間因紅白喜事“添香隨禮”,而是由企業作為代表發放賀金或慰問金;有的企業給技能型職工更多美譽,如“小能手”等稱呼或者善意、親昵的綽號,以激發其自豪感并引導更多職工積極進取,向先進看齊;有的企業探索坐班與遠程辦公結合等混合辦公模式,讓職工更好兼顧生活和工作……從“真金白銀”到心理關懷,再到工作機制的動態調整,情緒價值“拉滿”的方式越來越多。 時下,企業傾聽職工的個性化表達、關注其精神訴求并提供情緒價值,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一者,當前,不少企業職工的主力軍是90后、00后,他們正是更加注重精神關懷和情緒價值的群體。二者,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職工的工作條件、薪資待遇等不斷提高、改觀,進而在精神層面有了更多需求和期待。三者,從塑造企業文化和職場環境的角度來看,讓職工有更多歸屬感、存在感,為其提供情緒價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遺憾的是,現實中,真正關切職工情緒價值并且能夠在這方面有作為、有成效、被傳為“佳話”的企業并不多。諸如要求業績不達標者“跪地爬行”、為了趕項目要求職工“家里死人了先臭著”等情況時有發生。 人們羨慕“別人的公司”其實是一種呼聲和向往:希望更多企業看見職工的喜怒哀樂、急難愁盼,以人為本、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努力和改變,懂得為職工減壓,或為其提供精神動能,激發職工對工作和生活的更多熱情。 進而言之,對企業來說,能夠為職工提供情緒價值、能夠與職工共情,也是一種生產力和生命力。這可以讓職工真切感受到企業的溫暖,讓職工之間更團結更友愛,也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促進職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促進企業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如何讓“情緒價值”成為激發職工拼搏精神和創新創造能力的密碼,如何構建一種更和諧的勞動關系,如何實現企業與職工的互相成就、雙向奔赴,值得更多企業思考和探索。 來源:工人日報 評論員 吳迪
此外,中工網、羊城晚報、京報網、東方衛視等媒體紛紛轉載《工人日報》【社評】情緒價值也可以成為一種“生產力”。 |
上一篇:喜報!同濟集團再獲一國家級榮譽
下一篇:沒有了